
{{ item.time }}

近年来,宿羊山镇为了深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,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,以“信用积分”为着力点,实现群众在社会治理中由被治理对象向治理主体的身份转变,将“村里事”变成“家家事”,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。这所爱心超市同时也是信用积分超市,村民们手中的红色小册子是“信用积分存折”,积分累计到一定的数额就可兑换各类商品,实现“信用变现”。
白口村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创建获得表彰,可以获得信用积分,这个积分不仅是‘兑换券’,更是‘荣誉证’。在积分获取标准上,按照“易操作、可量化、可评估、可执行”的原则,宿羊山镇白口村实行挂图作战,结合村情实际,制定了涵盖日常生活、行为规范等各类型信用赋分、减分清单,让群众的实践成效有“尺子”可量、有“标杆”可学。
白口村在党群服务中心,显著位置设置“信用积分”公开栏,让村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赋分项目及积分数额。白口村联合包村干部、党员代表、村民代表、‘五老’、到村工作高校毕业生等人员力量,制定符合村情民意的信用积分评审会章程、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,村内的积分运行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、公开透明。
宿羊山镇将社会治理和“信用”相融合,“信用积分超市”、参与村级事务、参加志愿活动,信用积分的价值量化激活了宿羊山镇基层治理活力,村民们在参与家乡建设中实现了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务、自我教育、自我监督,构建起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。
“信用积分”这个催化剂催生了乡村的美丽蝶变,也催生了乡风文明的持续向好,乡镇内红白喜事大操大办、相互攀比的陋习显著减少,“优秀党员”“美丽庭院”“道德模范”等标杆典型日益增多。
“积分超市”单一兑物只是基层治理的小切口,今后,白口村将持续探索信用积分各类民生应用场景,不断完善信用积分管理制度,构建‘信用积分+基层治理’体系,更深层次挖掘信用积分蕴含的能量,更广范围覆盖到基层治理的方方面面。
筑牢诚信之基 提升履职效能——四户镇召开全镇工作人员信用教育大会
发布时间:2025/06/30文章搜索